首頁 > 回顧分享
111年4月21日 道玄法師專題講座-定與慧的基礎

僑愛佛教講堂60周年紀念活動系列報導

                                                                                                                 文/涂惠屏老師

        僑愛佛教講堂60周年紀念活動,首場由華嚴推廣中心於2022年4月21日下午1點30分到3點20分,舉辦「定與慧的基礎」禪修講座開始,禮請道玄法師主講。法師現任圓光佛學院禪修課程講師,以及花蓮鳳林佛法中心禪修指導老師。此次講座,法師專程從花蓮來到講堂,為僧、信二眾講解止(奢摩他)與觀(毘婆舍那)兩種禪法的精要,使大眾在進入禪修的課程之前,透過對止觀的正確知見,建立戒、定、慧三學的基礎。

 

 

       道玄法師開宗明義地告訴大眾,在佛教裡有兩大類禪法:止禪(奢摩他)與觀禪(毘婆舍那)。 在這兩者當中,觀禪是佛教特有的禪法;修此禪法的目的 即是要親身體驗佛陀所發現及所教的真諦。在非佛教的宗派裡也有止禪。然而,在佛教裡教止禪的目的是以修止禪所培育的定力作為修觀禪的穩固基礎。 止(奢摩他)是代表心的寧靜。很多人誤以為「止」就是什麼都不想,道玄法師解釋所謂「止」是指他的「所緣境」是「概念化」的。所謂概念化就是指對境的時候,我們會試圖把其中的意義解讀出來。如果我們念佛的時候,心裡對佛起了莊嚴以及遍一切處的無窮概念,緣於這種無窮的概念,我們產生了廣大而平靜的感受,這便是奢摩他。又稱做「欲界散定」。因為這種定境所帶來的樂受,往往會伴隨著「貪欲」。而貪和瞋是一體的兩面,當離開定境的時候,會對其他的境界失去耐性而起瞋心。所以,由止(奢摩他)所產生的定會使人成為「受的貪欲者」,是善心,但是不究竟,因此被認為是一種弱力毘婆舍那。

 

 

        一般來說,我們有三種層次的煩惱要處理:

  1. 違犯煩惱:說的是身、口、意所產生的煩惱,這類煩惱必須靠戒來制伏。
  2. 纏縛煩惱:是指我們的心沉溺在各種不善的欲望中,不能解脫又難以止息,這類煩惱必須靠止禪(奢摩他)來調伏。
  3. 隨眠煩惱:自以為已經降伏了前兩種煩惱,其實仍有煩惱潛伏著,在因緣成熟並且對境時才會顯現。這種隨眠煩惱只有靠觀禪(毘婆舍那)才能解決。

「觀」(毗婆舍那)被解釋為「從各種不同的方面照見」。也就是直接地照見諸究竟法的無常、苦、無我三相。這是導向揭開諸究竟法真實本性的慧心所的作用。道玄法師為大眾說明所謂的究竟法就是我們的身和心,而無常、苦、無我三相就是共相智。當我們能把握共相智對向究竟法的時候,就是毗婆舍那。而究竟法的緣起,必然有兩種,一為前後緣,一為俱生緣。 所謂的「人」只是在因緣和合之下生起的「名色法」的組合,在它們之內或背後並沒有一個主宰的「我」存在。我們每一剎那生起的名(心)色(身),會推起下一剎那的名色,這種運作方式稱「前後緣」。佛法的三世輪迴說,不是讓你相信的,而是從名色法發現的。我們這一生的第一心色是由上一生的最後心色所推起,同樣的,這一生的最後心色將推起下一生的第一心色,這便是前後緣,其中的名與色必須俱時而生的特質就是俱生緣。道玄法師接著用四種業(重業、慣行業、臨死業、曾習業)說明這些業如何在死心與結生心的最後剎那,影響我們下一生的趣處。

 

       道玄法師接著談緣起法,進一步讓大眾了解名色法中不斷使前剎那心推起後剎那心的力量,就叫緣力,也就是這種綿密不斷的心色作用,讓我們產生了「有身見」,把五蘊諸有的聚合看成是實有的「我」,並依此產生了無明、愛、取、(行)與業而生起種種妄見與執取。因此,我們修行最重要的事就是處理「我執」的問題。每一剎那的心絕對不是前念的那一剎那,只因前後念長得類似,使我們以為有一個人永恆不變。心法如此,色法亦然。所以,我們要學習接受自己是有煩惱的眾生,當煩惱產生的時候,提醒自己煩惱的並不是我們,而是我們錯誤的「執取自我」所引起的。當執取消失,五蘊就會停下來。為何初果不會墮三惡道?因為他自我意識減弱了!因此,三惡道就是指自我意識不斷增長的後果。當我們用緣起法觀自我身心的不斷生滅變化時,就是在減弱自我,成為遠離三惡道的「自我減損者」。法師接著談禪修時如何掌握經行及觀行的重點,並以佛陀所說的《七車經》為例,鼓勵大眾修行不能偷懶也不要求快,更不能少得即足,禪修的道路是非常清晰的。我們只要每天不斷的透過觀心色的緣起如幻,毘婆舍那智會被培養出強大的力量轉為「道智」。

     

       講座到尾聲,道玄法師殷殷叮囑大眾:自我被滅除就是智慧。我們要正確的「行」毘婆舍那,不要再把如幻的身心當成我。不要太複雜的解讀佛法,如果把佛法當成哲學,是無法解脫煩惱的。大眾歡喜信受,禪修之路期待能有法師的繼續引領。

 

 


回上頁
上一則
下一則